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12-2-12 00:01 |
---|
簽到天數: 2 天 [LV.1]初來乍到
|
HF 的 old man 常會提醒後進『傳播狀況最重要,沒有傳播,什麼也通不到』,其用意是指『好好認識傳播,針對不同區域,選擇對的頻段、時間出擊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』,但常被誤解為『只要有傳播,不怎麼樣的天線也能通很遠。』(這的確是部份的事實,但另一半的事實是:通得並不爽快)
天線是絕對現實、不講情面的東西,全尺寸一定比短縮的好,架設得高一定比架設得低好,高增益一定比低增益好,這毫無懸念,不需置疑,但困難之處在於:很多人不曾使用過架設於高處的高增益 HF 天線,所以無從體驗它與將就的天線有多大的差異。我很幸運,這兩種極端我都有長時間的操作經驗,也用過不同型式與架設的基本天線,很清楚他們的能力與表現。我明確瞭解我的現況並不好,但藉由掌握傳播、季節、時間、選擇頻段來提高與不同地區通訊的成功率,倒也甘之如貽。但我也知道偶爾要搞大以及要搞到多大才能突破現狀、達到期望的效果。
我的經驗是這樣子:不短縮的基本天線架設在基本高度,例如 Dipole 水平架設離地 0.5 波長、GP 架設離地 0.25~0.5 波長,如果定義這樣算是不好不壞、普普通通,打個對折的算是『將就』,那麼將就的天線(大部份台灣電台的架設狀況)的表現可以這樣形容:太陽活動的旺盛期,老天爺很賞臉,I happy, you happy, everybody happy,很容易誤認為我的天線表現不算太差,這個時期如果覺得 I am not happy,表示天線真的不行。到了太陽活動的低潮期,將就的天線們幾乎無法互通,能夠通訊其實是靠別人賞臉(對方是大大台),因此很多人就在拿到執照以後的第一個太陽低潮期從 HF 頻段陣亡。如果使用架設於高處的高增益天線,那種感覺就是:傳播狀況好的時候可以一呼百應並宰制局面,傳播狀況不好的時候並不會太寞寂。這應該是非常直白的形容。
(註:離地高度要從大約 20 波長範圍內的平均高度起算,例如附近 400,內都是 3, 4, 5 樓的建築,也稀疏穿插幾楝高樓,若天線在 5 樓頂架高 5 米,天線高度大概只能算是 5 米,而不是 5米+建築高度)
我曾經得過兩次全球性通訊比賽的 QRP 組冠軍,及三次 JIDX (通訊對象為日本)比賽冠軍,可以參考
https://www.qsl.net/bv3fg/contest/history.htm
從我的比賽成績可以看出:高增益天線是獲勝的必要條件,使用基本天線雖然也可以讓我名次在前 1/5,但用志在參加來形容似乎比較貼切。
以上的大白話,不是對你的天線架設有所批判,只是藉題有感而發的分享經驗給所有人。用意並非消滅大家對 HF 的興趣,因為每個人的主、客觀環境有所不同,但儘可能把天線弄高、搞大是無雍置疑的方向,是提高/延續 HF 興趣的必要方法。 |
|